近來,俄羅斯與烏克蘭之間的緊張局勢愈演愈烈,而這兩國是全球半導體制造用特種氣體等原材料的生產大國。
據路透社報道,美國白宮警告: “芯片業應為俄羅斯斷供做好準備” 。2月13日,國金證券也發布半導體材料行業研報,稱烏俄關系緊張、地緣政治風險有可能影響半導體材料的供應。
半導體產業恐再飛黑天鵝
路透社2月11日報道,美國電子市場調查機構Techcet指出,半導體制造商對來自俄羅斯和烏克蘭的C4F6(六氟丁二烯)、氖、鈀等特殊原料依賴性較強。據估計, 超過90%的美國半導體級氖氣的供應來自烏克蘭,35%的鈀來自俄羅斯。
如果俄烏之間的沖突再升級,或是美國針對俄方進行更多的制裁,俄羅斯是否會透過中斷半導體原料的方式來進行“報復”?Techce CEO Lita Shon Roy 給出肯定答案,其一是在烏俄沖突發生后,將直接阻斷來自烏克蘭的半導體原料供應;二是直接來自俄羅斯的C4F6、鈀的出口也會受到立即的影響,且俄方一定會借此作為抗衡經濟制裁的籌碼。
路透社稱,美國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(National Security Council)國際經濟和競爭力高級主管彼得·哈雷爾近期一直與芯片行業成員聯系,了解他們對俄羅斯和烏克蘭芯片材料依賴程度,并敦促他們尋找替代來源。
俄烏沖突無疑會引發蝴蝶效應,進一步加劇供應危機, 導致原材料等商品價格上升 。根據百川盈孚價格跟蹤數據,我國氖氣(含量99.99%)價格已從2021年10月份的400元/立方米上漲到目前 超過 1600元/立方米 。據美國貿易委員會(ITC)的數據顯示,在2014年克里米亞半島局勢緊張的時期,氖氣價格一度上漲了600%。
俄烏掌握重要半導體原材料命脈
光刻機是半導體制造的核心設備,而光刻氣體是光刻機產生深紫外激光的光源。光刻氣大部分為稀有氣體及氟之間的混合氣,常見光刻氣包含氬/氟/氖混合氣、氪/氖混合氣、氬/氖混合氣、氬/氙/氖混合氣等。不同的光刻氣能產生不同波長的光源,其波長直接影響了光刻機的分辨率,是光刻機的核心之一。
其中,氖氣在芯片蝕刻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,而氖是俄羅斯鋼鐵制造時所產生的副產品,俄羅斯所生產的氖會送到烏克蘭一家專業公司進行純化作業, 烏克蘭供應的氖氣約占全球70% 。氖氣供應減少已成為一個突出問題且正在引起人們的普遍擔憂,擔憂的原因不僅在于氖氣價格上漲,也包括 2015年開始的供應短缺問題。
除了氖氣, 烏克蘭也供應全球約40%氪氣 ,氪氣和氖氣一樣用于KrF鐳射, KrF鐳射主要用于8英寸晶圓250~130nm成熟制程 。目前,250~130nm制程產品包括電源管理芯片(PMIC)、微機電系統(MEMS)、MOSFET組件、以及IGBT等功率半導體組件。
此外,烏克蘭還生產 氙氣 ,供應量約占全球30%,用于半導體蝕刻制程。 氟 是另一種來自該地區并大量向美國企業供應的氣體,也可能會受影響。
另一項重要原材料鈀在半導體中多用在后道封裝環節,被用于傳感器和存儲器的制造,并作為一些封裝技術的電鍍材料。例如,在銅線鍵合技術中,為防止銅線氧化,會給銅表面鍍一層惰性金屬鈀。據了解, 俄羅斯占全球鈀供應量的40%左右 。鈀還是航空航天、核能、汽車制造中的關鍵材料。
免責聲明:本文章來自央視新聞,不代表宜源的觀點和立場。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,請聯系本站作侵刪。